东乡族历史,东乡族服饰,东乡族风俗,东乡族特点
2023-03-24 来源:网络 作者:玄学堂
东乡族历史,东乡族服饰,东乡族风俗,东乡族特点
东乡族在结婚当天会举行哪些活动
新郎“偷厨”
居住在甘肃黄河以南的东乡族的婚礼十分有趣,有新郎“偷厨”的习俗。在娶亲这天,新郎和迎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之后,女方要设宴款待。婚宴结束,新郎要将家中准备好的木梳送到新娘的闺房中,要向帮助新娘梳妆打扮的女眷道谢。接着新郎和伴郎便溜进女方家的厨房,一方面客客气气向厨师和烧火的姑娘们道谢,二是找准机会从厨房中“偷”走一件厨房用具。但是姑娘们都是知道新郎的真正来意的,想从她们眼皮子底下“偷”走用具谈何容易,姑娘是不会放过这一戏弄新郎的机会的,她们会捉住新郎,将他脸上抹得黑黑的,就在这混乱中,新郎迅速“偷”走一样东西,藏在身上,再冲出重围,在姑娘们的嬉笑中,狼狈逃跑。
砸枕头
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
到了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亲友,都要来闹房,这里陪送新娘的“苏还赤”以及前来参加婚宴的妇女们,在炕上紧紧地护围着新娘,所有闹房的男人,则千方百计地寻找缝隙,摔枕头,砸新娘。这样一来一往,愈砸愈烈。小伙子们往炕上冲,姑娘们往炕下推,纤弱的姑娘们自然不是壮实小伙子们的对手。新娘子少不了要吃挨枕头砸的苦头,无可奈何之中,新娘子祗好揭去头上罩着的面纱,站在炕上让小伙子们仔仔细细地端详她的模样,并叫姑娘们打开柜箱,小伙子们一件一件地翻着她带来的嫁妆。
耍公婆
在白天的婚礼喜筵上,还要戏耍公公婆婆,村人们把公公婆婆绑起来,脸上抹上锅黑,翻穿上一件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象征性地捆住,让他倒骑在驴背或牛背上“亮相”。有时还要被人按坐在一个翻倒的桌子里,抬着示众嬉戏。如此折腾,公爹和亲戚都不会生气,有的还故意做出怪样和高难度动作,因为在东乡人眼里,这样做是男家对新娘子到来的最真诚的欢迎。
罚新郎
新郎和陪客到女方家娶亲时,岳家的邻人和青年要想法“惩罚”新郎和陪客。这种惩罚表现为用土块打,柳条抽,惊吓新郎和陪客的骑乘,使其摔下马来,即便是身受轻伤,他们也得向惩罚者赔礼道歉。所以新郎和伴郎往往一到岳家情绪就很紧张,害怕挨整,一出丈人家大门,便早早溜走。
东乡族结婚习俗都有哪些
过去东乡族的婚姻形式中也存在过一夫多妻的现象,但现在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严格执行着两原则,即一是亲族外婚,二是宗教内婚。亲族外婚是指同一家族内部的成员严禁结婚。宗教内婚是指无论男女,其配偶必需是信仰同一宗教即伊斯兰教的人当中选择,而且最好是同一教派内部的成员。具体的婚姻礼俗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订茶:东乡族的婚姻,实行男娶女嫁。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男女相悦,男方就可以请媒人说媒。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就要送“订茶”。由男方家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去茶、冰糖、衣物等信物组成”四色礼”(有的地方订婚时用当年收获的新麦蒸的馒头表示对丰收的祝福和祈盼),故名为“订茶”,相当于订婚。
送礼:即送彩礼,内容包括送衣服、现金和首饰等。送现金是为女子选购一些喜爱之物提供的方便和自由,俗称“礼钱”。送礼的多少视家庭贫富情况而定。送礼,是从说亲到结婚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一定的仪式,一般男女双方家庭在约定的日子里,一般是媒人、男方家长及未来的新郎官一起向女方家送礼,女方家请来本家的老人,备以饭菜招待,称之为接礼。
结婚:东乡族姑娘出嫁时,坐彩蓬车,由叔伯、兄弟和已婚的姐妹送到新郎家中。这天,双方家里热闹非凡,亲戚朋友、隔壁邻里都应约而来,并按亲戚关系的亲疏,朋友交情的厚薄“搭礼”,以表示祝贺。宴席的吃食注重遵循传统的规矩,主要有各种油炸面食、糖包、肉包、烩菜、羊肉、鸡肉等。席上不放烟酒。对结婚日期男女双方家庭可随意商量,多在秋收后或冬闲时举办,一般以“主麻”(星期五聚礼日)为吉祥日子。结婚这天,由阿訇主持简单的宗教仪式。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由阿訇主持(现在必须在有政府颁发结婚证的前提下),征询男女青年是否同意结婚,他们需要当着家人和亲友的面表明自己对婚姻的态度,以示对长辈和对方的尊重。征得两人的同意后,阿訇就当众念“尼卡”(新郎新娘结为夫妻的合婚证词),意味着婚姻是经过阿訇证婚,男女双方同意的,从宗教的角度宣布是一桩有效婚姻。如有一方表示不愿意,阿訇则不能强行念“尼卡”,婚约即为无效。在念“尼卡”时,阿訇当众议定婚后男子给女子一定数额的“尼卡钱”。“尼卡钱”象征着男子向女子承诺的义务,约束其不随意抛弃妻子。念罢“尼卡”后,最后,证婚人阿訇把念“尼卡”时预先摆在桌子上的红枣、核桃等撒向院子,围观的男女老少都争抢象征幸福吉祥、早得儿女的“尼卡枣”。不难看出,念“尼卡”习俗体现了一种深厚的象征,因为它使男女双方都深感婚姻的严肃神圣,家庭的来之不易,因而双方必须同时负起家庭的责任,并对对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