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殡葬习俗都有哪些?

2023-03-22 来源:网络 作者:玄学堂

蒙古族殡葬习俗都有哪些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有病人时,最忌讳夜间来人进入病房。病危时,全家人及至亲朋好友都守在病人枕边。病人死后,全家举哀。蒙古族在很早以前,家中长辈如果死了,只说"老了",而不说"死了",以示尊敬。比如《蒙古秘史》在记述成吉思汗背着他母亲诃额仑暗中夺了胞弟合撒尔的百姓时,说诃额仑知道此事后很气愤,在心情忧郁闷中"早死了",也就是说"气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这个敬语的历史之悠久了。


蒙古族的丧葬仪式,在十一世纪以前,和临近的乌桓、鲜卑、契丹族相同。乌桓人死后,把死者生前所乘马以及所用之衣物,都要烧掉,至亲"有哭泣之哀";鲜卑族人死后也是把"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契丹族人"死亦无棺椁,惟以毡裹其尸葬之中野纵马践其上"。蒙古族古代也是这样。《黑鞑事略》中说:蒙古族人死"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为平地。"据明初叶子奇著《草木子》关于元代蒙古人送终之礼的记载:"元朝宫里,用(木字旁完字)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地,深埋之。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以。"多桑说,成吉思汗死后所葬之地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解辨墓在何树之下。其后裔数人,亦葬于同一林中。命千人守之。      古代,蒙古族平民百姓死后,其葬仪是比较简朴的,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赀以殉,何益。"(见叶子奇《草木子》)这也说明,蒙古族人民是很讲求实际的。古代蒙古人丧葬习惯的益处很多,首先深葬,墓地"人莫知也"。元以前蒙古诸汗及其他贵族之墓地,至今很少为后人所发现;其次是讲究卫生,生前所用之物品都烧掉,无论因何种病而死,均不致于传播开;再就是讲究实际效用,生前尽量生活得好些,病时家人尽量照顾周到,使其减少痛苦,死后葬礼从简,不"多赀以殉"。


蒙古族殡葬习俗都有哪些


蒙古族的殡葬仪式,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以及雅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几百年中,有许多变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丧葬仪式的有益部分,但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例如野葬,是蒙古族的传统丧葬仪式,古代蒙古族的这种葬法为将尸体送至野外,"勿露其骨"(《蒙古秘史》),"深埋之"(《草木子》)。这当然是很好的安葬形式,但后来却把野葬演变成"天葬"。人死以后穿上新衣新鞋用白布裹身,放在驼、马背上或车上,然后车、马、驼在野外颠簸前进,尸体在颠簸中所坠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把所穿衣服脱下来,任野禽野兽啄食。这种葬法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比如认为死者遗体三日内为禽兽啄食完了,是后人的吉祥之兆,反之则认为死者生前有罪,需请喇嘛念经,替死者消灾、忏悔、祈祷,甚至为了让禽兽尽快把尸体啄食殆尽,有的还要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这种葬法并不是蒙古族传统葬法,不知是缘于藏族还是缘于喇嘛教经典,其史源尚待考。后来蒙古族接受佛教影响,也有了火葬的习惯,不存骨灰,把骨灰撒在高山或江河中。有钱人家还送到五台山安放骨灰。蒙古族的土葬用棺椁,这大概缘于乌桓和鲜卑族,乌桓人死后"敛尸以棺",鲜卑人死后"虚设棺椁",成吉思汗"柩归蒙古"后,曾"陈柩于其大妇之翰耳朵中。"蒙古族的土葬仪式,在清代后颇为盛行,除牧区仍实行野葬,寺院或受寺院影响较大者仍实行火葬外,农业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人民,有清一代几乎都实行了土葬。葬法为:选择好墓地,掘墓穴,中等以上人家在穴中还砌砖或石,死者穿普通衣服,放在底部宽而上部窄的棺木中,将棺置于所掘之墓穴内,上盖以土。送葬时,家族之至亲及好友皆随棺到墓地,向死者致哀。


清代,蒙古族中的王公贵族死时,殡葬仪式按清制甚为讲究。家属以布帛把死者尸体裹严纳于棺中,在王府置三年或七年,谓之停柩。在停柩期间叠石造屋,藏棺其中,谓之陵。并设户常住陵旁,称守陵户。守陵户的多少,根据死者的品位有定例,如亲王为十户,郡王为八户,固伦公主与郡王一样,贝勒、贝子为六户,和硕公主、郡主和贝勒、贝子相同,镇国公、辅国公为四户。一般官吏如对清朝没有功劳者,皆不得有守陵户。现在内蒙古各地所见之蒙古王公的陵寝,多属清朝以及解放前死亡之王公贵族者。


在解放前,蒙古族的殡葬仪式,既有蒙古族的传统部分,也有受到喇嘛教影响的部分,还有受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部分。一般来讲,属于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部分的,比较纯朴。而受喇嘛教影响的部分,则具有较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请喇嘛念经超度,向寺院及喇嘛赠送牲畜、布帛、钱财以及其他物品为死者祈求冥病等皆是。


有些地方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以及祭百日,即长辈死后每七天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百日内不宴宾客。这和汉族的守孝很相似,这种丧制缘于儒家,蒙古族可能受儒教所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蒙古族人民的殡葬仪式,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好部分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科学、卫生、礼仪的内容。火化日益普及开来,许多地方已经备火化殡仪馆,改变了过去在死者身上涂黄油露天火葬习惯。土葬皆以家族为单位备有坟垄,死者的遗体和遗物都有了更为科学的处理置方法。缅怀哀思的形式和时间也更讲求礼仪,如为死者开追悼会,安葬后每年春季到陵地扫墓,向子女讲述继承长辈勤劳、节俭以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是对先人缅怀和悼念的很好形式。


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