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十大习俗

2023-06-23 来源:网络 作者:玄学堂

端午节,不可不知的十大习俗!


端午节,

又名端阳、重午、地腊、天中节,

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

五月是恶月、毒月,

重五之日,

更是恶日、S亡之日。


自古至今,

我国一直流传着,

端午节祈福求安康的习俗。


端午节不可不知的十大习俗


一、赛龙舟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

有多种说法,

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

或龙神等祭祀活动。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举办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

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袪邪攘灾、平安吉祥。


二、吃粽子

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

据记载,

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


包粽子,

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

一般根据内瓤命名。


包糯米的叫米粽,

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

掺红枣的叫枣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

所以吃枣粽的更多,

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

端午节,

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囊,

取其芬芳,

有助于驱蚊祛瘟,

有祈顺遂平安,吉祥安康之意。


香囊随身,

更是祈求一整年,

健康平安,庇佑护体。


四、悬钟馗像

人们在端阳节,

悬挂钟馗像,

用来祈求家庭平安。


五、门上插艾草

民谚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

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堂,

以菖蒲、艾条,

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或佩戴、焚烧艾草驱瘴,

以招纳百福。


六、端午游百病

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

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

到外面游玩一天。


白天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

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

人们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

并认为这样做,

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七、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

民间历来有:

"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

可除百疾而禁百虫"。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雄黄酒外用尚可,

饮则有害,须慎用。


八、拴五彩绳

五彩绳,

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

在古代每逢端午节,

无论男女老幼,达官平民,

人人都会佩戴五彩绳,

相传,

在此日中佩戴五彩绳,

寓意福寿安康。



九、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

端午早晨,

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

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

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

据说这样做,

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十、驱五毒

“端阳节,天气热,

五毒醒、不安宁。"

端阳节,

人们便在房内贴"五毒图"。


所谓"五毒图",

就是红纸刻印,

蛇、蝎、蜈蚣、壁虎、蛤 蟆等五种"毒虫",

用针 刺在五种毒虫上,

这也是一种具有古老传承的攘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