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历史上退避三舍的典故
2023-05-30 来源:网络 作者:玄学堂
详解:历史上退避三舍的典故
俗话说又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就免不了会有矛盾发生口角,甚至是兵戎相见。有的人因自身素养会选择让步不愿与他人争执而退避三舍,那么大家知道关于这个退避三舍故事的由来吗?在民间故事中他可是有着一个有意思地典故那么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春秋时,晋献公偏爱宠妃骊姬。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将来继任为国君,于是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两人只得先后逃奔出国。重耳流亡外国时跟随他的,有他的舅舅狐偃,还有赵衰(赵国国君的先人)、颠颉等人。他们先逃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狄国,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两个孩子伯鲦和叔刘;赵衰娶了叔隗,生了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
十二年以后,晋献公死了,太子奚齐也被下臣所杀。此时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后继任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恐怕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国刺杀重耳,无奈,重耳又逃往齐国。临行时,重耳向季隗告别道:“你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季隗垂泪答道:“我今年已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已行将就木了,还嫁什么人,请容许我始终等您。”(这里“就木”,是说进棺材的意思,所以年老垂死,叫做“行将就木”。)重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
重耳等经过卫国,到了齐国,又到曹国,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曹国国君曹公对重耳他们接待十分轻慢,很不礼貌。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重耳的随从都是可以担任相国的人才,这位公子将来一定能回国,回国以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那时,曾对他无礼的,必然要倒霉,我们曹国恐怕要首先遭殃,你何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的态度呢?”僖负羁于是派人给重耳送了一餐精美的饭食去,并在饭里暗藏了一块玉璧。重耳很感激,“受飧而返璧”,就是接受了饭食,而退还了玉璧。由于这个故事,此后人们把别人赠送的礼物,恭敬地退还,就叫“返璧”、“璧还”或“璧谢”、“敬璧”。重耳离开曹国,经过宋国、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隆重地设宴招待,同时问道:“公子如能回到晋国,将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玉帛珍宝,你们楚国有的是,还叫我用什么报答您呢?”成王说:“虽然如此,总也可以说说怎样报答吧?”重耳想了想,说:“倘使托您的福,我回到了晋国,将来万一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我一定指挥我的部队避君三舍(三十里为一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时,如果您还不肯谅解,我只好拿起弓箭,以‘与君周旋’。”后来,重耳从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为了想扶植一个亲秦的晋国国君,对重耳非常优待,把五个女儿都嫁给他,并且派军队护送他回国。
那时晋国的国君是重耳的侄儿晋怀公。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夺取了晋国的政权,并派人把怀公刺死,自任国君。称为晋文公。事隔3年,晋、楚两军发生战争于城濮,晋文公重耳果然遵守诺言,主动后撤了九十里。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上一篇:关于掩耳盗铃的故事,学习故事经典